
當呼吸終止及心跳停頓時,合併使用人工呼吸及心外按摩來進行急救的一種技術稱為心肺復甦術(Cardio 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
人體呼吸及心跳終止時,心臟、腦部及其他器官、組織將因缺乏氧氣供應而漸趨壞死。四分鐘內,肺中與血液中原含有之氧氣尚可維持供應,故四分鐘內迅速急救,確實做好CPR,將可保住腦細胞不致損傷而完全復原。
施行CPR有幾個重要原則:按摩時施力應平穩而有力,配合適當之頻率,避免不規則或撞擊式壓縮,如此不但可能傷及患者,也無法產生足夠的血流量。當心肺復甦術一經開始,除非必需停頓之原因外,不可中斷十秒鐘以上,因為當心外按摩一停止,患者的血壓即降至零。
這些原則,受過訓練的急救人員都了解;只是,即使訓練有素的醫護人員,也很難掌握這些重點而無法確實做好CPR,原因是施救的力道及時間難以拿捏,而且很難持續。
根據調查,不標準的動作有:
1. 太慢;28%施行者按摩速度低於每秒90次;
2. 太淺;37.4%按摩幅度低於38釐米下壓深度;
3. 施救者疲倦,或因其他事故而中斷施救。
ZOLL這家公司開發這種「自動心臟按摩器」可以持續地執行標準動作而不疲倦,也不會中斷。重複、單調的動作由機器代勞後,施救者可以挪出人手從事給藥、注射、電擊等高級急救程序,增加施救成功的機會。
這又是一個好例子,基本、簡單的觀念及工程技術融入醫學中,對醫療水準的提升就能有很大的貢獻,是我喜歡的題材。
內容取自http://www.zoll.com/page.aspx?id=8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