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29日 星期三

自動心臟按摩器


當呼吸終止及心跳停頓時,合併使用人工呼吸及心外按摩來進行急救的一種技術稱為心肺復甦術(Cardio 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


人體呼吸及心跳終止時,心臟、腦部及其他器官、組織將因缺乏氧氣供應而漸趨壞死。四分鐘內,肺中與血液中原含有之氧氣尚可維持供應,故四分鐘內迅速急救,確實做好CPR,將可保住腦細胞不致損傷而完全復原。


施行CPR有幾個重要原則:按摩時施力應平穩而有力,配合適當之頻率,避免不規則或撞擊式壓縮,如此不但可能傷及患者,也無法產生足夠的血流量。當心肺復甦術一經開始,除非必需停頓之原因外,不可中斷十秒鐘以上,因為當心外按摩一停止,患者的血壓即降至零。


這些原則,受過訓練的急救人員都了解;只是,即使訓練有素的醫護人員,也很難掌握這些重點而無法確實做好CPR,原因是施救的力道及時間難以拿捏,而且很難持續。


根據調查,不標準的動作有:
1. 太慢;28%施行者按摩速度低於每秒90次;
2. 太淺;37.4%按摩幅度低於38釐米下壓深度;
3. 施救者疲倦,或因其他事故而中斷施救。


ZOLL這家公司開發這種「自動心臟按摩器」可以持續地執行標準動作而不疲倦,也不會中斷。重複、單調的動作由機器代勞後,施救者可以挪出人手從事給藥、注射、電擊等高級急救程序,增加施救成功的機會。


這又是一個好例子,基本、簡單的觀念及工程技術融入醫學中,對醫療水準的提升就能有很大的貢獻,是我喜歡的題材。


內容取自http://www.zoll.com/page.aspx?id=809

2007年8月12日 星期日

螞蟻窩

小時後養過螞蟻。為了方便觀察,我把兩片透明的玻璃儘量緊靠,使得隧道的寬度差不多和玻璃的間距一樣,這樣就可以從玻璃外看穿螞蟻挖掘的隧道。

現在有更高明的辦法了。一個玻璃容器內裝滿甜味的膠狀物,吸引螞蟻挖隧道築巢。膠狀物透明、乾淨。玻璃容器大,螞蟻可以自由地在三度空間中挖掘,而不必只侷限垂直平面上活動。打上藍色光源,還真像極了一件前衛的藝術品。

以這種果膠狀的材料取代沙土來養殖螞蟻,原本是用來觀察無重力狀態下生物習性改變的情形,是太空任務的實驗項目之一。

吸引我注意的是,把這項觀念帶到地面來,發展成一項商品,寓教於樂,這個點子太棒了。

我常常覺得,開發商品需要很多創意;而創意絕不是閉門造車來的,反而是需要靈感、需要被啟發、需要聯想,需要很多很多想像。我鼓勵我的夥伴多觀察自身以外其他產業的任何事物。在其他產業習以為、常司空見慣的任何小事,都可能是啟發我們靈感的重要元素,可能在另一個產業裡演化、發展,而商機就是這麼來的。

我們扮演這種橋樑的角色,前面文章提到的醫學工程也是一樣。我感覺,大多數人善於精專某些獨特領域,很少人扮演跨領域的角色。其實這很正常,沒什麼不對;只是,從事創意產業必須有涉略各種領域的習慣和嗜好,見識不能太偏狹,才有激發足夠的靈感。許多商業上的創意其實不是來自於什麼偉大的實驗或耗費鉅資的研究結果,常常就只是發揮一些聯想就可以了。